近年新闻炒作经典案例(视觉新闻的经典案例)

环球网 186 0

霍建起导演的《那山那人那狗》。

2021年春节档影片《你好,李焕英》票房口碑双高,以8.1分评价拿到超五十亿票房,让很多人大呼神奇。

为什么《你好,李焕英》如此受观众欢迎呢?其中一个要素是感人的亲情,该片将母女情作为一个重点主题获得了成功。

近年新闻炒作经典案例(视觉新闻的经典案例)-第1张图片

不过,《你好,李焕英》的神奇票房不代表所有亲情片都能成功,至少在二十多年前,有一部霍建起导演的《那山那人那狗》就失败了,虽然该片获得了8.6分的高分评价,但其票房成绩比《你好,李焕英》还让人感到惊奇。

零票房!

近年新闻炒作经典案例(视觉新闻的经典案例)-第2张图片

同样是亲情电影,同样是高评价,一部是母女情,一部是父子情,一部五十多亿,一部为零,触目惊心。

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《那山那人那狗》却是“墙内开花墙外香”,在邻国日本该片获得了极大认可,不仅拿下8亿日元票房,还获得了广泛称赞 。

本文就说一下属于《那山那人那狗》的电影奇迹。

近年新闻炒作经典案例(视觉新闻的经典案例)-第3张图片

一、唯美且深刻的亲情片

在大山深处,有一位老邮递员(滕汝俊饰),每次出去送信就要三天两夜,几十年来他风雨无阻,服务了山民却忽略了家庭。这一天,他终于退休,由儿子(刘烨饰)接班继续当邮递员,父亲还是不放心,他决定陪儿子再走最后一趟送信的路。

父子俩带着一只大黄狗就出发了,由于父亲对家庭的长期缺失,父子俩的关系有些沉默,儿子不理解父亲,父亲不善于表达。在经过几个村子看到很多事之后,儿子才更深入认识了父亲,了解了父亲和这条邮路的感情和渊源,也清楚了邮递员的责任,父子俩的关系慢慢变热。

近年新闻炒作经典案例(视觉新闻的经典案例)-第4张图片

当儿子背着父亲过河时,儿子一句“你还不如邮包重,以前觉得你高大,想着什么时候才能背得动你”瞬间戳中泪点。

这部《那山那人那狗》不论是从故事、景色、构图还是演员演技方面几乎都无可挑剔,每一个镜头几乎都可以当成一张画一样。

那为什么这部电影票房为零呢?

近年新闻炒作经典案例(视觉新闻的经典案例)-第5张图片

二、三无电影

《那山那人那狗》拍摄完成后根本找不到愿意发行该片的公司,最后只有一家小公司签了,卖出去一份拷贝,上座率和票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最后该片只能48万元卖给了央视电影频道,这就等于放弃了院线市场,直接上电视给观众免费看了。

虽然电视观众们看了《那山那人那狗》反响很好,但对剧组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,为什么一部优秀的电影会出现如此惨淡的票房呢?

原因在于该片是一个特殊的“三无”电影,无明星,无场面,无喜剧。

近年新闻炒作经典案例(视觉新闻的经典案例)-第6张图片

无明星,该片虽然有刘烨和陈好,但在当年他们俩还是青涩的在校大学生,演技虽好但名气全无,主演滕汝俊演过《红高粱》和《北洋水师》,但却属于名气不大的实力派老戏骨,没有票房号召力。

无场面,《那山那人那狗》的景色非常唯美,但这种田园诗一样的画面如果放在二十年后可能还有一定市场,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卖点可言。

无喜剧,全片的气氛平静祥和犹如泉水一样没有波澜,没有任何惹人发笑的地方,和当年流行的贺岁片完全不是一挂。

总之,《那山那人那狗》上映的2000年左右正值中国电影市场步入转型期,大场面和喜剧片的趋势不可逆转,该片只能沦为电影市场转型期的牺牲品。

近年新闻炒作经典案例(视觉新闻的经典案例)-第7张图片

三、票房奇迹

2000年,一位叫深泽一夫的日本发行人偶然看到了《那山那人那狗》,他马上被吸引了,这位仁兄曾经将《聊斋》引进到日本,对中国文化非常熟悉且痴迷,因此他马上托人找到了《那山那人那狗》的导演霍建起,要求买下该片在日本的发行权,最后谈成的价格是8万美元,估计是参考了卖给央视电影频道的价格,也就是说,《那山那人那狗》一共获得的收入加起来也就一百来万人民币。

日本人拿到《那山那人那狗》的版权之后没有马上在日本上映,他们做了一系列让中国电影行业可以借鉴的发行准备工作。

近年新闻炒作经典案例(视觉新闻的经典案例)-第8张图片

首先,他们将影片的内容、背景、地理、演员等详细信息做成宣传画册,将比较文艺的电影名字改成了平铺直叙的《山村邮递员》,是不是有点儿高仓健《铁道员》的感觉?

然后,他们从《那山那人那狗》小说的原著作者彭见明手里买了其他六篇小说版权,将几部小说编辑在一起,以《那山那人那狗》为主发行了日本版小说,为电影造势。

接着,日本方面还邀请了《那山那人那狗》的主创人员导演霍建起参加电影节和宣传活动,霍建起在日本跑了五天,每天光专访就要接受四次,虽然非常累,但他坦然告诉记者:“面对日本发行方对我的“剥削”,我很愉快。”

近年新闻炒作经典案例(视觉新闻的经典案例)-第9张图片

2000年4月份,《那山那人那狗》在日本的岩波影院开始长期上映,由于宣传效果不错,更由于电影质量好,打动人心,因此该片口碑迅速发酵,很快其他日本城市的院线也都纷纷引进该片,最后票房超越过了张艺谋的《我的父亲母亲》,拿到了八亿日元的成绩。

八亿日元大概是什么概念呢?在当年基本上相当于五千来万人民币,在当年的日本电影市场则相当于好莱坞大片《木乃伊归来》总票房的四分之一,要是放在我国,则可以位列全年总票房第二名。

相对于《那山那人那狗》在国内的零票房,日本市场的八亿日元算是创下了一个票房奇迹!

不过,这个钱并不是我国电影人给赚了,而是日本人赚了,没办法。

近年新闻炒作经典案例(视觉新闻的经典案例)-第10张图片

四、“五好”影片

《那山那人那狗》在日本火了,甚至于一些政府机关尤其是邮政部门将这部电影的海报贴在办公室,还号召员工一定要去观看。

此外,原著小说也被日本有关部门指定为汉语教材,还被制作成盲人读物。

《那山那人那狗》为什么会获得日本观众的青睐?

近年新闻炒作经典案例(视觉新闻的经典案例)-第11张图片

首先是日本的电影市场已经度过了嘈杂的成长期,观众观影心态比较平和,对于深刻的电影有很强的接受能力。

其次是城市化极高且节奏极快的日本社会对于田园诗一样的《那山那人那狗》也有着极强的向往。

再一个就是《那山那人那狗》中有着日本社会比较推崇的敬业精神、传承精神和工匠精神。

因此,有日本观众给《那山那人那狗》做出了这样的评价:好剧本、好演技、好风景、好影像、好演员。

就这样,一部在我国零票房的“三无”电影,在日本成了获得八亿日元票房的“五好影片”。

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对我国电影从业者和观众带来一些启发。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